最初知道叔本华是在高中的时候,那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多看看周国平的作品,方便在自己的文章多多引用那些哲理性语句来提升文章逼格。从周的作品中,我知道了尼采,又通过看尼采的作品,知道了叔本华。相比于尼采,我更喜欢叔本华。

在读完叔本华的书的第一页以后,就知道得很清楚,我将要把他写的所有东西都读完为止就;他所说的每一个字词我都要听。 ——尼采

注:来自韦启昌译本封面

确实,有些书,你一拿起来读个一两段就知道,你一定会把这本书读完的,叔本华的这本《人生的智慧》对我来说就是这样。说来还挺有意思的,这本书正是在我极度迷茫的时候遇到的。那段时间,毕设进展不顺利,投简历找实习全部石沉大海,申请Ph.D项目全聚德,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研究,对未来十分迷茫。心不定,无法学习,极度渴望有一个像《功夫熊猫》里那个师傅一样的人为我指明方向,于是周末去了躺先锋书店,抛开一切烦恼,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看了一天书,我就是在那个时候、那个地方看到了叔本华这本书。这本书是叔本华的晚年之作,取自《附录与补遗》,据说他晚年就一个人住,每天白天写作,晚饭后遛遛狗,然后去剧院听听歌剧,挺羡慕他这种生活的,当然前提是得有像他那样富有。

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和以前一样,悲观主义十分浓厚。比如,叔本华认为,

幸福是否定的,痛苦是肯定的,所以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尽可能去避免痛苦,而不是去追求那虚幻的幸福。

尽管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,但叔本华的很多观点我都很认同,常常会读到某个论点,拍大腿叫好,比如,

最大的孤独存在于人群之中。

还有,

要么庸俗,要么孤独。

等等。

这本书中多次提到《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》以及论文《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》, 前者我在图书馆找到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石冲白译本,口碑比较好。我只读了下序言,感觉略有失望。有可能是翻译原因,有些句子读起来都不通顺。其次是,在序言中,叔本华极力劝阻读者在读这本书之前一定要三思,不要浪费时间。按他的说法,读之前必须了解康德哲学,还有印度一些佛经?反正我肯定是不符合条件了,于是知趣地放下了这本书,等来日再来拜读。就如序言中所说,这本书属于小众书,永远只有一小部分读者,事实反映也是如此,该书被放在图书馆某个人烟稀少的角落。

这本书从三月中旬买来,一直断断续续地读,最后在去日照旅游路上终于看完了。第一遍看,要求也不高,走马观花式的,也没做笔记批注。我发现,最好的阅读时间是在旅途中,这本书大部分阅读我是在旅行中完成的,其次就是心烦意乱的时候,放下手头工作,找个人少的地方,看书能让我获得内心的片刻宁静。